奋力打造教育现代化强市
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。昨日,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召开,目标是通过五年时间,实现教育基础更扎实、质量更优良、体系更完善、队伍更优秀、规则更公平,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嘉兴领先、全省一流,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、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、教育发展与中等城市发展定位的匹配度显著提高。
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,海宁教育正凝聚共识,深化改革,全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,为勇当“两个高水平”建设排头兵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。
加快教育改革发展,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。
对照中央和省市各级对教育工作的要求,对照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,我们应清醒地看到,当前全市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,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和瓶颈,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升。
比如,学前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、高中教学质量提升压力加大、城乡资源配置不平衡、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不够、教师激励机制缺乏活力……总之,是教育改革创新还没有实质性突破。
海宁作为全省大湾区、大花园、大通道、大都市区的交汇之地。未来5年,是我市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和黄金时期,只有抓住机遇、大胆探索,将教育工作放在心上、抓在手上,以更坚定的信心、更有力的举措、更强大的合力,方能确保教育改革发展落到实处。
深化教育改革发展,是实现海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。
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,也是助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。当前,海宁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期,推动传统产业向时尚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装备制造等产业转型,需要大量高素质、创新型、复合型、应用型人才作为支撑。
每年春季,工人短缺问题时常困扰企业,特别是“技工荒”已成为我市企业最大痛点。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,让绝大部分技术工人在本土培养、为本地企业使用,锻造出一支海宁未来工业强市的主力军。
看深一层,若教育跟不上“两个高水平”和品质生活的建设进度,海宁的人才梯队就可能发生断档,教育现代化也就无从谈起。因此,高质量的教育,就是要使教育与我市发展更适应、更融合、更匹配。
今年以来,全国各地兴起“抢人大战”,尤其是针对大学生,送户口、送补贴、送福利。立足海宁,多年的教育栽培,培养出了许多海宁籍大学生,这给予我们进行教育改革发展的信心。未来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,让更多的大学生回归家乡、建设家乡,着力构建与重点产业发展、新型城镇化建设、民生改善需求相适应的就业体系,吸引海宁籍大学生回归,吸引就读海宁高校的毕业生在海宁择业,放大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成果。
如今,办好“品质教育”,是满足海宁人对高质量教育期盼的切实回应。
着眼当下,教育事业重点应转向提质为主,均衡是基础,高质量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;应以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,打造一支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教师、校长队伍。把均衡和内涵融会贯通,从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入手,全面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放眼长远,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,我们不仅要做好教育事业,还要做强教育产业;不仅要服务好本地学生家长,还要吸收外地学生“学在海宁”。向先进地区、优质名校看齐,积极引进高端学校资源,让教育成为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因素,让海宁成为“出名生、出名师、出名校”的教育强市。
站在新起点,面向新时代,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吹响了海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角,喊出了“海宁教育再出发”的号召,让我们振奋精神、锐意进取,深化教育改革,提升教育质量,促进教育公平,激发教育活力,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创新发展,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。